10月22日,由黄埔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黄埔区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黄埔区农村集体资产招商宣传推介会”成功举办宏图配资,吸引超百家企业、金融机构及农村集体参加。
这并非一场普通的招商推介活动,而是黄埔区深入实施广东省 “百千万工程”三年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缩影。


5大项目现场签约
活动现场,5个重点农村集体资产招商项目成功签约,涵盖产业园区、现代农业、文旅融合等多个领域。这标志着黄埔区在推动集体资产市场化、规模化运营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这些项目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黄埔区近年来成功培育横沙数字经济产业园、火村加速器等特色产业载体,打造至泰广场、公园西商贸中心等成熟商业项目,推进萝岗、玉树等集体留用地开发的扎实基础之上。
它们代表了集体资产转型升级的新方向。
为确保签约项目能顺利从“纸上”落到“地上”,本次推介会特别强化了金融支持环节。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黄埔支行相关负责人现场解读了专项金融服务方案,旨在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投资主体提供精准金融支持,强化“金融+集体资产”的融合发展机制。
这一举措宏图配资,直击项目落地过程中的资金痛点,为合作成功提供了关键保障,也是“百千万工程”强调要素保障的具体体现。现场促成的多项初步合作意向,其背后是不断优化的“全链条保障服务”承诺,包括协助企业与主管部门、村集体建立直接沟通机制。


市场化运营的关键一步
本次举办的推介会,是检验“百千万工程”三年成效的一个重要窗口。
推介会上,黄埔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系统讲解了招商环境、政策优势及资产情况,凸显了区域拥有的三大“硬支撑”:创新开放的产业生态、高效细致的金牌服务、前沿优厚的扶持政策。这为投资者注入了强大信心。
推介会精选了73宗产权清晰、配套完善的优质资产,并进行了精细化分类,精准对接不同投资需求:
27宗建设用地,超66万平方米:紧邻交通枢纽与产业园区,定向吸引高端制造、现代服务项目。
20宗商业体,约120万平方米:位于黄金地段,突出商业运营潜力。
8宗农用地,约1800亩:依托“一港两园三院”农业科创平台及10个院士项目团队,面向智慧农业、特色农业。
18宗成熟商铺、仓库、厂房:配套齐全、即租即用,满足快速启动需求。
这种“菜单式”的呈现方式,不仅提升了招商效率,更体现了黄埔区对自身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的深刻把握,是集体资产运营迈向专业化、市场化的重要标志。

“百千万工程”引领的深层变革
三年前,“百千万工程”的号角在南粤大地吹响。其核心要义在于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推动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对于坐拥大量农村集体资产的黄埔区而言,这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挖掘内生增长动力的历史机遇。
过去,农村集体资产可能存在权属、规划、招商脱节等问题,难以有效转化为发展动能。“百千万工程”的实施,为系统性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顶层设计和行动指南。
近年来,黄埔区坚持“盘活资产、赋能乡村”的思路,工作重心从早期的摸清家底、理顺机制,逐步转向促进资产与资本、产业、科技的深度融合。

该区农村集体资产从2021年底的430.89亿元增长至2024年底的478.45亿元,知识城片区农村集体收入总额从2021年4.57亿元增长至2024年6.04亿元,“三城”农村集体资产基本实现均衡(科学城37.86%、知识城30.37%、海丝城31.77%),数智赋能“三资”管理经验入选全国优秀案例。
量的积累正催生质的飞跃。近三个月以来,已有162个集体资产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额超18亿元。
南方+记者 刘珊宏图配资
人人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