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垒富优配,三十年河西。
但是对于高考要报名的专业,甚至都不用三十年,就从“河东”变成了“河西”。
十年前的夏天,高考分数揭晓后,无数考生家庭围坐一起,慎重地勾选着关系未来的专业志愿。
那些年,“英语”、“土木工程”、“法学”金光闪闪,承载着无数年轻人的梦想。
2013年,英语专业在高考专业搜索热度榜单上高居第三,三年后更攀至全国第二。
同年,70所高校争先增设商务英语专业,46所新增翻译专业,生怕错过这波“与国际接轨”的黄金列车。
另一边,土木工程因2008年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带来的基建热潮,成为理科生眼中的香饽饽。
到2008年,全国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达392所,之后一路增长至577所。
十年后的今天,这些昔日风光无限的专业却成了网络上的“劝退顶流”。
社交媒体上,“提桶跑路”成了土木人的自嘲梗,英语专业被贴上“无用文科”的标签,法学毕业生则因就业困境频频登上热搜。
走进2025年的大学校园,曾经的“王牌专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冷遇。
在全国1308所本科高校中,仍有超过四分之三开设英语专业,数量位居所有专业第一。
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却面临尴尬。
全球化退潮下外资企业大规模撤离。
2022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压缩英语课时,叠加教培行业调整,英语教师岗位大幅减少垒富优配,而教师岗位原本吸纳了近40%的英专毕业生。
2023年中国翻译协会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翻译项目已使用机器翻译,法律、医学等专业领域机翻准确率高达92%。
一位英专毕业生苦笑:“在别人眼里我们不算‘专业’,语言只是工具。‘百搭’的另一面就是没有专长。”
土木工程的降温更明显。
2022年,土木王牌院校同济大学在河南的投档分数暴跌103分,从667分降至564分,投档最低分排名从1730名狂跌至43252名。
湖南大学土木学院2022年以“106人转出、2人转入”的数据,成为专业调剂的“重灾区”。
英语专业的兴衰是全球化浪潮的缩影。
2013年前后,全民热切向往“与世界接轨”,英语被视为与外界打交道的基本技能。
随着国际环境变化和本土企业崛起,单一语言技能的价值被稀释。
与此同时,国人英语能力并未真正普及。
荷兰90%人口能熟练使用英语,德国为56%,而中国这一比例远低于曾被英国殖民百年的印度。
土木工程的遇冷折射出发展模式的转型。
当大规模基建高峰期过去,行业开始向高质量、精细化发展,传统“修路架桥盖房子”的需求锐减。
新一代学生也更看重工作环境和生活品质。
一位00后直言:“在工地戴安全帽、住板房的生活垒富优配,短视频看看可以,自己过不行。”
土木工程正向“土木+”模式进化。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周颖道出变革方向:“智能、低碳、韧性是转型关键词。学科基础从数学、力学,转向数学、力学、控制、智能的融合。”
在2025年同济专业嘉年华上,风力爬行机器人检测建筑裂缝,桥梁“胃镜”机器人扫描箱梁内部,让新生惊呼“土木原来很时尚!”
同济已开设“土木+法学”双学位,智能建造专业从2018年的一个班扩展到两个班。
全国百余所高校开设智能建造专业,毕业生不仅进入建筑企业,还流向华为、腾讯、小米等科技公司。
英语专业则在探索“英语+”模式。把英语作为“集线器”,接入工商管理、法律等其他专业领域。
不过这种模式面临现实考验:一家律师事务所老板,会更愿意雇佣懂英语的法律系毕业生,还是懂法律的英语系毕业生?
2025年绿牌专业榜单,即高需求高回报专业,呈现鲜明时代印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缺口预计达500万,毕业生起薪超过15000元/月。
但跟风热门同样危险。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这些专业前景良好,但是学习难度都比较大,需要很强的理工科基础支撑。学生需在入学前做好充分学科准备和心理建设。”
建议从兴趣、学科特长和就业市场三维度综合考量。
更重要的是要看透行业周期。
车辆工程因新能源车爆发首次登上绿牌榜,而曾经的大热门计算机因市场饱和退出榜单。
红牌专业如法学,长期看可能回暖,但需熬过从业资格壁垒。
“专业的选择应是始于热情,在兴盛时回归理性,在衰退时贯以长期主义,自然会少一些桶,多一条路。”一位行业观察者如此总结。
选专业的终极智慧或许是:热门时不盲目追捧,冷门时不轻言放弃,真正的职业成就,永远来自个人能力与时代需求的创造性结合。
参考资料
1. 搜狐网:《十年前的火爆专业,成了“劝退顶流”?》
2. 网易新闻:《未来十年看什么?高考志愿锁定这些高潜力专业》
3. 搜狐网:《2025就业预警,本科和高职专业的就业形势变化!》
4. 土木在线论坛:《一定要提桶跑路吗?土木行业还有新方向!》
5. 新浪网:《选专业这件事,真的能靠热搜?》
6. 育路教育网:《张雪峰谈十大热门专业,2025年就业前景与薪资水平一览》
7. 搜狐网:《2025年优质专业出炉!就业率持续走高,大家务必要清楚》
8. 上观新闻:《用机器人,土木一点不土!土木工程走过百年正迭代,尖子生分专业为何“入坑”》
人人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