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篇无忌论坛用户“ StillImage”的帖子,本文摘录其中部分内容闻喜策略,可点击文 末链接图片 阅读完整帖子 。
初识M11, 觉得这个玩具非常有趣! 使用黄斑对焦比用单反相机更加像开盲盒,所以特意开新帖纪录下自己学用徕卡M机的过程。
原本打算等传说中的徕卡 M11-V的, 最近发现徕卡出了M11 Glossy Black Paint Finish! 黑色黄铜机身消除了我对黄铜机身只有银色版的最后一点不满意,这部M11 黑漆版就成了我现在手上唯一一部保留光学取景器的相机。 如果没有意外,这部机器应该会陪伴我很长时间。
M11黑漆版应该就是M11 换了油漆, 固件和M11完全一样,配件却少了原厂的充电器和一根转接iPhone Light的线。
[2025-06-13]新机到手用了两个星期,拍片效率确实比以前低了。 如果说同样的M头在尼康ZF加天工环上合焦率有70-80%, 那么现在我手动合焦率应该不超过50%。特别是M75/2AA, 应该说这支镜头在我的机身上跑焦,焦点偏远处,黄斑合焦后还要往近拨多一点。
在长草M机的过程中, 在YTB看了很多视频, 发现大多数M机的博主都是喜欢坐在桌子后聊拍摄体验,没接触过M机的我听得云里雾里。等真拿M11上手拍,才明白举起M机前估焦的原因,很多场景对焦环从无穷远到真正焦点的旋转中黄斑对焦框里会看到两次或三次的合焦。 当然真合焦的那次目标反差确实更大一点。
画质上闻喜策略,这块索尼CMOS效果很好,ISO 6400绝对可用。 但Adobe 的M11 Profile 出来的效果没有机身JPG直出效果好 - 中暗部的反差比JPG小。 Adobe 似乎有意和欧洲相机厂过不去,哈苏X2D的RAW显示效果比M11的更大。
发现M75/2AA 跑焦后, 在网上查了不少半天资料,包括无忌那个M9跑焦和调焦方法的帖子,也理解一些徕卡老用户对M机跑焦问题的不以为然。但作为一个用大炮拍鸟十年的老泡菜,我对看片片的100%细节有自己的执着。我不会发邮票/巴掌大的小图, 只看意境,看味道。
使用M11两星期,35mm和50mm镜头 用F2时片片的焦点都很实在, 和我用ZF 玩MF的结果差不多,F1.4的近距离对焦和使用天工环AF/MF基本上没啥区别。 也许黄斑RF对焦的学习曲线并没有网上说的那么陡?
特别要提下VM 50/1.2A Nokton, 这支镜头在M11上的表现比在尼康机身上更好,光圈收到F2,中心分辨率似乎比徕卡M351.4A, M50/1.4A最新版的F2更好一点。
横拍竖裁缩图效果:
M11的开机等待的时间也许和哈苏X2D差不多, 但进入睡眠后唤醒花的时间就比X2D长不少。 用X2D我习惯按快门后就按一下Power 键让相机进入睡眠状态,举起相机前按下快门键唤醒相机,在我看EVF前X2D就一切就绪。 同样的方法在M11上就不适合, 唤醒它花的时间和尼康无反差不多, 不如不拍时就关机,打算拍时再提前开机。M11 还有一个奇怪的提示,就是LCD会在相机进入省电模式前亮下提醒用家相机要进入睡眠状态了。
不少网上视频提到徕卡机身的开机动画只有新机第一次开机才可以看到,而我恰好失去了这个机会 - 店员帮手设置了语言和时间。 为此我在用了M11 一星期后重设的机身设置,结果开机时就看到了那个开机动画! 看来不少徕卡博主还是有把徕卡信仰化的潜意识?
这张我肯定光圈是F2,M11 显示两支F1.4镜头光圈数值一半都猜错。 用M50/1.4A时尤其错得厉害!
[2025-06-20]一晃M11快门数就过千了! 现阶段的注意力还是在对焦上,尝试各种场景的对焦方法。 用M11后拍摄的节奏确实慢了,举起相机前会先怀疑自己能否完成聚焦?够不够时间抓到自己想要的瞬间? 但一旦举起了相机开始转动对焦环时,按下快门的胆子就比以前大了。
现阶段专注力都在对焦上, 其它方面没太在意。大多数片片只简单调下曝光。
并非守株待兔,而是太阳太厉害了大家都选在阴凉地方走,走着就遇到这么个场景。光圈最多是F8吧?
编辑|亦川
- end -
人人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